查看原文
其他

8门!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布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京教函〔2022〕55号),共遴选出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13门。



我校《社会学》《化工设计基础》《公共危机管理》《自然地理与地质学》《土力学》等5门普通本科课程和《安全风险建模》《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矿物加工工程基础理论》等3门研究生教育课程获评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相应的授课教师和教学团队被认定为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近年来,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课程思政示范课和专业思政优秀团队评选办法(试行)》,立项建设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00门,评选校级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24门。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示范课程和优秀团队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加快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着力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科生课程介绍


1

社会学


《社会学》课程负责人:谭爽


《社会学》是行政管理和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的“博雅类课程”,也是大一新生迈入专业领域的第一扇门。课程以“认识社会、理解中国、成为公民”为育人宗旨,依托“课前-课中-课后”三部曲,立足“思政元素获取-思政元素反思-思政元素迁移-思政元素测评”全链条,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矿大故事的过程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目标,力求帮助学生以系统思维和大局意识理解社会发展历程及国家治理实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经世济民的公民责任感。


2

化工设计基础



《化工设计基础》课程负责人:曹俊雅


《化工设计基础》是化工专业的一门工科特色鲜明、着重设计能力培养、知识结构更新有序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教学团队集思广益、教研讨论,群策群力,积极开展课程德育教育工作,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职业操守、科创精神”等为思政方向,研究挖掘与课程知识点匹配的课程思政案例,从企业安全生产、生产优质合格产品及化工厂设计等角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行业使命感,发挥好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多层次、全方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行业使命感,使学生深入理解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负责人:谢起慧


《公共危机管理》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课程设计了释“理”、知“行”、立“德”三个层面的课程思政切入点,以“学习危机管理理论、增加危机应对素养、提升民族自尊与自信”为育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和民族忧患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在应对危机时的信心与勇气,并且充分认识到我国危机管理制度的优越性。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培育学生危机应对的实际能力与专业素养,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4

自然地理与地质学



《自然地理与地质学》课程负责人:陈伟


《自然地理与地质学》课程根据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结合当前严峻的国际形势及各种思潮的冲击现状,通过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育:1)以时政要素为引线,将时政新闻与专业知识相结合;2)提倡人地和谐观念,主张技术的发展不能以环境为代价;3)以党史为鉴,以党在发展中的故事渗透专业知识;4)弘扬国家使命,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此外,课程不断改革教学形式,创新式地提出了手绘式教学与B站网络课程,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5

土力学



《土力学》课程负责人:单仁亮


《土力学》是土木、地空、力学三个“国家一流专业”的基础核心课,主要介绍土力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土体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土力学》自2002年开始建设,经过20余年持续改革创新,坚持立德树人为中心,编著了有思政特色的北京优质本科教材《土力学简明教程》,培育了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建立了多元融合的土力学思政教学团队,将思政元素融入土力学教学全过程,构建了土力学思政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课程与思政同向协同效应,培育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职业道德与科学精神。


研究生课程介绍


1

安全风险建模



《安全风险建模》课程负责人:佟瑞鹏


《安全风险建模》是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在针对复杂系统开展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阐述多目标决策和不确定分析的流程与方法,综合对比运用风险建模技术,探析极端事件案例的系统建模、风险评估和防控策略。通过课程开设,结合“科技兴安”“人才兴安”的战略背景,培育学生深耕安全科学基本原理及客观规律,培养解决现实安全风险问题的创新能力,助力树立崇尚科学、厚植家国情怀、立足科研实践的使命担当。


2

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技术



《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技术》课程负责人:戴华阳


《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技术》是测绘类学科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误差理论、平差模型与平差原则、测量数据处理基本方法、现代测量平差原理与方法。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扎实的误差理论与平差理论基础,掌握现代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具有解决复杂测绘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思政案例与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形成勤奋实干、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3

矿物加工工程基础理论



《矿物加工工程基础理论》课程负责人:朱学帅


《矿物加工工程基础理论课程围绕“事而穷其理、干而精其艺、立而国为先”的三大培养目标,构建了四大教学模块,五大思政核心点,六大育人方向的多维思政体系。将自然辩证法、社会主义科学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融入课程。在理论研究中讲辩证,在理论应用中立担当,在工业实践中谈家国,实现了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具有夯实基础、科学思维、勇于创新、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的能源尖兵。教学团队由朱学帅、封萍、黄波、韦鲁滨四位具有“理-工”复合背景的教师构成,促进了课程内部的学科交叉融合。

往期精彩回顾


赞!百度百家号2021年度“最具影响力高校新媒体”奖!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全国两会精神
喜报!2+5+3!
聚焦“两会” | 我校专家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来  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

本期编辑/吴雨洁 姜 振

责任编辑/王丽晔


如果喜欢,请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